1、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,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。
2、少成若天性,习惯如自然。
3、王者以民为基,民众以财为本,财竭则下叛,下叛则上亡。
4、虽有亲父,安知不为虎;虽有亲兄,安知不为狼。
5、日一钱,十日十钱。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
6、兵以计为本,故多算胜少算。
7、治天下者当用天下之心为心。
8、国籍十世之基,家承百年之业。
9、后之视今,犹今之视昔。
10、父兄之教不先,则子弟之率不谨。
11、直言之路开,则四方众贤不远千里。
12、治天下者,当用天下之心为心。
13、凡教化之不立,而万民不正也。
14、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关;变所欲为,易于反掌,安于泰山。
15、人生如朝露,何久自苦如此!
16、忧心催折裂,晨风扬激声。
17、知其一未睹其二,见其外不识其内。
18、论大功者不录小过,举大善者不疵细瑕。
19、智者,智也。独见前闻,不惑于事,见微者也。
20、位历将相,国家之柱石臣也。
21、夫积贮者,天下之大命也,苟粟多而财有余,何为而不成。
22、听言之道,必以其事观之,则言者莫敢妄言。
23、临渊羡鱼,不如退而结网。
24、钟子期死,伯牙破琴绝弦,终身不复鼓琴,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。
25、猛虎处深山,百兽震恐;乃在槛阱之中,摇尾而乞食。
26、凡诸子百家,蜂出并作,各引一端,崇其所善,以此驰说,联合诸侯。
27、赏罚信明,施与有节,记人之功,忽于小过。
28、安者非一日之安也,危者非一日之危也,皆以积渐然。
29、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恶。
30、民者,弱而不可胜,愚而不可欺也。
31、将不知兵,以其主予敌也;君不择将,以其国予敌也。
32、夫使邪吏行弊政,用倦令治薄民,民不可得而化,此治之所以异也。
33、镌金石者难为功,摧枯朽者易为力。
34、法令者,所以抑暴扶弱,欲其难犯而易避也。
35、祸固多藏于隐微,而发于人之所忽。
36、斩伐林木,亡有时禁,水旱之灾,未必不由此也。
37、日一钱,千日千钱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
38、国之将兴,尊师而重傅。
39、欲人勿阐,莫若勿言;欲人勿知,墓若勿为。
40、安土重迁,黎民之性;骨肉相附,人情所愿也。
41、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
42、遗子黄金满籝,不如一经。
43、功不可以虚成,名不可以伪立。
44、少成若天性,习贯如自然。
45、公道立,奸邪塞,私权废。
46、与人斗,不扼其亢,拊其背,未能全胜也。
47、青蝇嗜肉汁而忘溺死,众人贪世利而陷罪祸。
48、倒持太阿,授人以柄,乃是最愚蠢的行为之一。
49、是以圣哲之治,栖栖遑遑,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
50、聪者听于无声,明者见于无形。
51、泰山之溜穿石,单极之绠断干。
52、开天下之口,广箴谏之路。
53、以管窥天,以蠡测海,以莛撞钟,岂能通其条贯,考其文理,发其音声哉。
54、公之为言,公正无私也。
55、何可屈曲从俗,苟求富贵。
56、豺狼横道,不宜复问狐狸。
57、人不患其不知,患其为诈也;不患其不勇,患其为暴也;不患其不富,患其无厌也。
58、礼所以防淫,节其侈靡也。
59、乐太盛则阳益,哀太甚则阴损。